日期:2006.10.31
器材:電子鍋
食材:同下,S&B金牌咖哩(辣味)
作法:如下。

買日式咖哩塊的人,通常一盒為12人份(標示)
它的內盒,以六人為一小盒,共兩盒。
α 每次都煮6人分,洋蔥會放1個(不喜歡太甜)
胡蘿蔔放1.5大條、馬鈴薯1.5大個,水放800ml
大概是10人份飯鍋的半桶的水量。

時間上,電子鍋比大同電鍋快幾倍,20分鐘就好了。
上次用大同電鍋,燉到八點~ 餓到快哭出來。
光這一點,省時又省電~ 

咖哩吃不完,可以用蒸的方式,順便蒸青菜,
紅羅蔔怕蒸不熟,可以切薄一點,沾咖哩都搭。

以同樣的方式,上層負責蒸菜或魯肉,
下層煮麵很便利,1次完成又簡單是α較prefer..  



咖哩味道上,S&B(愛思必.金牌咖哩/辣味) 比
House (佛蒙特)好吃,α 試過各種口味的House !
這兩牌都是日系咖哩塊,α覺得House適合小朋友。
它的辣,一點也不辣,勉強一點辛。

肉品,超市的冷藏肉品(非冷凍),無法拆封,燈光下
看不大出來。真是嚇到,肉腥味重。住家附近若有
市集肉攤,肉質新鮮就買。α 寧願用冷凍肉品,
或到黃昏市場買鮮的,噁。

ps. 說完了,同時也洩露那天我跟養豬怎麼喀掉那鍋
      咖哩(約9 成 ),有多可怕了,哈哈~ α還鼓勵:「
      吃啊,吃啊! 這個就是要做給你們吃的啊。」
      兩個人真好笑,一個養豬仔、一個拜天公。
      友人開始開伙了,拿一塊給他回去試,也說好吃。


日期:2006.07.30
器材:大同電鍋
食材:洋蔥、紅蘿蔔、馬鈴薯、雞里肌、House咖哩

作法:
1、里肌肉、洋蔥、紅蘿蔔、馬鈴薯,小滾刀塊。
      切小塊一點,也不能是"丁"狀,怕燉到融化掉。
2、食材、咖哩塊,丟入電鍋裡,水份淹滿食材,
      電鍋燉2小時左右,就可以起鍋。



第一次實驗的電鍋咖哩,實驗終於完成。
免除洋蔥是否要用油爆香的疑問,不用。

便利因素,使用咖哩塊。但「佛蒙特-辣味」一點也不辣,
這牌偏甜。一方面它本來就含蘋果了。其實洋蔥會釋放
天然甜味兒。怕膩的人,有人是建議和「工研」的咖哩
塊混煮,目前我還沒試。誰試了再告訴我,哈~

慢慢地還是會想試著用香料。有一次看到印度旅遊報導,
其實他們所謂的「咖哩」每家子做出來的不同。就像台灣
每個家庭做出來的魯肉鍋。所添加的食材、魯包材料、
佐料不盡相同。好啦,我知道這個比喻很爛。

咖哩,變化上豐富多了,只是個統稱。
倒是顛覆我對咖哩的sterotype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ano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